Episodios

  • #李香蘭 #張學友 #玉置浩二 #秋意濃 從一首歌,讀懂一個女人的寂寞與身不由己-這是《李香蘭》的傳奇。這不是情歌,是一段歷史悲劇!
    Jul 7 2025

    《時光收音機》是一個關於回憶的節目,主持人雅潔和魔哥,陪大家捕捉生活裡面的那些曾經很鮮明的時刻,聊出生命當中那些發自內心的共鳴。而且每集都有原創歌曲,陪你唱出回憶心事。每個星期三下午四點,不見不散。

    https://fstry.pse.is/7upfbq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李香蘭》:一首歌,一段身不由己的生命旋律
    張學友的《李香蘭》,不只是首動聽的經典粵語歌,更像是一封寫給歷史深處的情書。它以溫柔婉轉的旋律與深沉情感,把聽者引入一段混雜著愛、迷惘與身分錯置的傳奇人生。這首歌改編自日本音樂人玉置浩二的作品《不要走》,原為1989年中日合拍電視劇《再見!李香蘭》的片尾曲。在張學友深情的詮釋下,這段歷史中的複雜情感被唱成一曲跨越語言與國界的時代悲歌。
    她是日本人,也是中國人;她是歌姬、明星、政治家,更是時代悲劇的縮影。從張學友的經典《李香蘭》,走進山口淑子的一生——愛與身份的糾纏,寂寞卻震撼人心。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comments
    #李香蘭 #張學友 #粵語金曲 #山口淑子 #華語經典 #懷舊神曲 #歷史故事 #玉置浩二 #秋意濃 #傳奇女人 #時代悲劇 #音樂背後的故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27 m
  • #丁香花 #唐磊〈丁香花〉的真相:網傳曾夢捷,其實不存在? 一首歌,改變一生:IT男唐磊與《丁香花》的宿命 從網路爆紅到高校教授,《丁香花》唱了二十年還在紅?
    Jul 4 2025

    TOTO NEOREST 一體形除菌全自動馬桶

    將奢華,全新昇華!以前瞻科技,打造舒心健康的生活

    讓每次使用,都是潔淨與設計美學的頂級享受

    8/31前購買指定機型享8折與$5,000優惠

    了解更多➡️ https://fstry.pse.is/7rqm3s

    *商品功能依機種而有不同,優惠機種數量有限,詳情依門市公告資訊為準。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丁香花》:一首唱進千萬人青春記憶的歌,它背後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當你第一次聽到《丁香花》的時候,是否也像許多人一樣,以為這是一首為愛殉情的歌曲?
    是否也曾被那個名叫「曾夢捷」的淒美傳說感動得潸然淚下?
    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一切……其實並不是真的。
    一、從網路紅歌到全民傳唱:它是怎麼紅起來的?
    2002年,《丁香花》還只是個在網路上默默流傳的作品,沒想到2004年正式收錄進唐磊同名專輯後,瞬間引爆整個華語世界的情感共鳴,成為「感動中國」的代表作之一。
    簡單的吉他、真摯的旋律,一開口就像把人拉回那個校園裡最純粹、也最遺憾的青春片段。
    二、誰是「丁香花女孩」?傳說中的曾夢捷,真實存在嗎?
    網路上盛傳:她是一位多病卻堅強的少女,與唐磊透過網路相識,鼓勵他創作,最後不敵病魔辭世。他為她寫下這首永恆的歌。這個故事甚至登上《讀者》雜誌,讓無數人淚流滿面。
    但令人驚訝的是——唐磊親自否認了這一切。他從未認識過這位「丁香花女孩」,這一切只是感性大眾與媒體幻想出來的動人傳說。
    三、真正的靈感來源:一段好友的哀痛記憶
    事實上,《丁香花》是唐磊為他最好的朋友雷競所寫。雷競的女友在大學時期不幸車禍身亡,這段愛情的殘缺與痛楚深深觸動了唐磊的心。他將這份惋惜、這份寄託,用音樂的方式留下——為了替好友記錄,也為了提醒我們:珍惜眼前人,別等失去才懂得後悔。
    四、從IT工程師到音樂人:一首歌改變一生
    你能想像嗎?寫出這首歌的人,原本是一名寫程式的IT工程師。因《丁香花》爆紅,他登上《我是中國星》奪得總冠軍,正式踏入音樂圈。然而,隨著唱片業的式微,他也面臨過眾多失落與轉型的難關。最後,他選擇回到母校——濟南大學,成為現代音樂系主任,從傳奇歌手轉為一名栽培未來的實戰派老師。
    五、一首歌的壽命能有多久?
    有人酸他「唱一輩子只靠一首歌」,也有人說他過度消費《丁香花》。但唐磊卻笑著說:「如果沒有這首歌,我可能還在寫程式。」
    他知道自己的幸運,也懂得這首歌不只是他的代表作,而是千萬人青春、哀傷與珍惜的記憶出口。這首歌不會老,因為人們總會在某一刻,再次想起那個曾經「走了很遠的人」。
    #丁香花 #唐磊 #網路民謠 #青春記憶 #音樂背後的故事 #失去與珍惜 #民謠經典 #感動中國 #曾夢捷謠言 #宇菲音樂筆記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15 m
  • #素蘭小姐要出嫁 從漁夫的吶喊到台灣的新娘──你不知道的〈素蘭小姐要出嫁〉祕史 原來索朗就是素蘭?這首歌背後,藏著一場文化魔術 嘿咻落蓋咻:從北海道到台南的婚禮奇想曲
    Jul 2 2025

    TOTO NEOREST 一體形除菌全自動馬桶

    將奢華,全新昇華!以前瞻科技,打造舒心健康的生活

    讓每次使用,都是潔淨與設計美學的頂級享受

    8/31前購買指定機型享8折與$5,000優惠

    了解更多➡️ https://fstry.pse.is/7rqm3s

    *商品功能依機種而有不同,優惠機種數量有限,詳情依門市公告資訊為準。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你知道那句「素蘭素蘭欲出嫁啊欲出嫁啊,素蘭」其實是從一首日本漁夫吆喝的勞動歌變來的嗎?這段旋律,為什麼會從北國寒海裡的漁船,飄洋過海,搖身一變,成為台灣庙會裡新娘出嫁的代表曲目?

    在台語歌曲被壓縮的年代,唱片公司為了省錢、也為了生存,發展出一種特別的做法──借旋律,重填詞。
    但《素蘭小姐要出嫁》不只是「抄旋律」,而是完全重新講了一個屬於台灣的故事。從日本民謠《索朗節》出發,轉譯成了一首既有台灣情感又保留節奏張力的台語歌謠。這種轉換,是純粹技術操作,還是文化創造的奇蹟?

    原來,「索朗」其實就是北海道漁夫齊聲吶喊的聲音,用來團結氣勢、迎戰大海。在台灣,這句「索朗」被音譯成「素蘭」,不再是海的力量,而是新娘的名字──一場文化戲法,瞬間完成!

    但這場戲法,不只是語音轉換,而是情緒的轉向。原本的生命搏鬥,變成了感情告白與祝福的矛盾對唱。

    這首歌不只紅在收音機裡,它甚至走上街頭,變成了台灣獨創的民間陣頭文化──「素蘭出嫁陣」。
    扮媒婆的、扛花轎的、挑尿桶的、揮舞武士刀的保鑣,甚至穿著日式服裝走進台灣廟會!

    你可能想不到,這個熱鬧鬧的表演,其實是來自北海道的船歌與青春舞祭。是庙會?還是跨文化的奇幻劇場?

    而那首原版的《索朗節》,在1990年代的北海道,再次爆紅!來自全世界的舞者穿上特色服裝跳舞、吶喊、打鼓,在札幌街頭奔放演出,將這首歌推上國際舞台。甚至在日本青春劇《金八老師》中,都成為文化祭的壓軸舞蹈。

    從北海道到台灣、再回日本,這段音樂旅程,橫跨時間與語言,竟然都靠一首「索朗」串起來。
    #素蘭小姐要出嫁 #台語歌謠 #索朗節 #文化翻譯 #庙會陣頭 #台灣音樂史 #宇菲推薦 #Podcast推薦 #經典台語歌 #跨文化故事 #葉啟田 #伍佰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18 m
  • #何日君再來 #鄧麗君 三地禁歌為何紅遍全球? 為什麼《何日君再來》能感動世界? 原來這首歌,背後藏著戰爭與記憶的秘密
    Jun 30 2025

    《何日君再來》:一首歌,為何讓三個政權都怕了它?
    你知道嗎?有一首歌,曾經在中國大陸、台灣、甚至日治時期的台灣,三地都曾被列為「禁歌」。而它的旋律卻一直穿透時代、政治與戰火,流傳到今天,成了整個華人世界的共同記憶。這首歌叫做——《何日君再來》。它原本是1937年上海的一部電影插曲,只是一首普通的情歌,卻在亂世中變成了無數人對「離別」與「無常」的情緒出口。你有聽過這首歌的真正故事嗎?今天,就帶你一起走進它波瀾壯闊的歷史。
    這首歌的誕生背景很特別。它出自電影《三星伴月》,由黃嘉謨作詞、劉雪庵作曲,最早由周璇演唱。那時正逢抗戰爆發,原本只是兒女情長的歌詞,在「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的旋律中,卻唱出一種時代的悲涼。不久後,日本籍歌手李香蘭也翻唱了這首歌,不只唱中文版本,還出了日文版《いつの日君帰る》,在當時的日本與台灣迅速紅遍街頭巷尾。但她的身分——中國人還是日本人?也成了另一個時代的懸念…
    到了1949年後,《何日君再來》就徹底被「政治化」了。在台灣,因為「君」字被解讀成「軍」,被視為暗示「共軍會再來」,結果被國民黨政府查禁。在中國大陸,則被說成「日軍會再來」,說它是賣國歌曲,連作曲家劉雪庵都因此被打成右派。這首歌從此成為禁忌的象徵,甚至變成了「危險思想」的代名詞。你能想像一首離別情歌,會讓政府這麼害怕嗎?
    直到1978年,鄧麗君的重新詮釋,才讓《何日君再來》真正「重生」。她去掉了原曲中部分歌詞,留下最有情緒張力的一段,用更柔美卻堅定的聲音,把它變成一首「純粹的情歌」。台灣當時還是戒嚴年代,鄧麗君卻靠著這首歌,成了軍中最受歡迎的聲音;而在中國大陸,她的歌甚至在黑市偷偷流傳,成為文革後第一代年輕人找回情感與自由的象徵。一首歌,改變兩地的心靈狀態,這力量你信嗎?
    而更神奇的是,《何日君再來》後來還成為亞洲文化共鳴的象徵。不只華語地區,日本、韓國、泰國、甚至歐美,都有人翻唱、改編。從李香蘭、鄧麗君,到馬友友、Anna Rive,每個人都用不同語言,把這首歌唱進了世界人的心裡。《何日君再來》已經不只是一首情歌,而是集體記憶的載體,戰爭與和平的回音。它提醒我們:哪怕歷史再殘酷,音樂總能留下希望。
    #何日君再來 #禁歌故事 #鄧麗君 #華語金曲 #歷史的眼淚
    #文化創傷 #音樂療癒 #東亞共同記憶 #戰爭與情歌 #經典重生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13 m
  • #孤勇者 #陳奕迅 #唐恬一首歌為何能感動整個世代? 誰說不在光裡的不是英雄?《孤勇者》背後的真實故事 奧術沒有說完的話,《孤勇者》用歌詞補上了
    Jun 27 2025
    TOTO NEOREST 一體形除菌全自動馬桶將奢華,全新昇華!以前瞻科技,打造舒心健康的生活讓每次使用,都是潔淨與設計美學的頂級享受8/31前購買指定機型享8折與$5,000優惠了解更多➡️ https://fstry.pse.is/7rqm3s*商品功能依機種而有不同,優惠機種數量有限,詳情依門市公告資訊為準。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有人說它是小學生的戰歌,也有人說它是打破英雄定義的革命之聲。但你可曾想過,一首動畫主題曲,為何能掀起跨越年齡、語言與國界的感動浪潮?那個寫下這首歌的詞人,她的生命又藏著怎樣的黑夜與怒吼? 這一切,要從一位被癌症宣判命運的女子談起。 一、不是「流行」那麼簡單:《孤勇者》的崛起 它是陳奕迅演唱的作品,卻比許多人以為的「兒歌」更有力量。作為Netflix熱門動畫影集《奧術》的中文主題曲,它讓無數觀眾在追劇的過程中不只被角色吸引,更被這首歌點燃了內心最深處的火焰。 但真正讓這首歌成為全民現象的,是它詞中那些讓人瞬間破防的句子──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 這句話,不只讓《奧術》裡的角色鮮活起來,也讓現實中無數「默默堅持」的普通人,看見了自己。 二、唐恬:那個在病痛中說「我懂你」的詞人 2012年,29歲的唐恬在除夕夜被診斷鼻咽癌。在與病魔長年纏鬥的日子裡,她說她的夢想只有一個:為偶像陳奕迅寫一首歌。 她成功了。 《孤勇者》誕生於她人生最暗的時期。那時,她親身體會什麼是「孤身走夜路」,什麼是「嗚咽與怒吼」。她說:「希望能拍拍同路人的肩膀,音樂裡放一句,我懂。」 這份懂得與經歷,讓她筆下的歌詞,變得不只是押韻的字句,而是一道一道照亮別人生命的微光。 三、《奧術》與《孤勇者》:一場跨媒體的命運共鳴 影集《奧術》講述的,是一群出生在「底層」的人物如何在腐敗與不公平中掙扎的故事。菲艾,為了妹妹與正義,一次次選擇「戰」。吉茵珂絲,瘋狂背後,是渴望愛與被理解的靈魂在哭喊。範德爾與艾克,即使身處黑暗,也為著微光與希望選擇堅持。而《孤勇者》的每一句歌詞,彷彿就是他們命運的註腳: 「去嗎,配嗎,這破舊的披風?」 「戰嗎,戰啊,以最卑微的夢。」 這首歌,像是為《奧術》裡的每一位角色量身打造,也為現實中的每一位「邊緣者」提供了一份理解與力量。 四、「兒歌」的背後,是世代的情緒出口 有趣的是,《孤勇者》在中國大陸意外成了小學生的最愛。在操場上高唱、在課間跳著手勢舞,孩子們說這首歌讓他們想到——消防員、外賣員,甚至自己的媽媽。 陳奕迅笑說:「聽說我唱了首兒歌。」但這首歌之所以感動孩子,是因為它真誠,沒有偽裝。它唱出了他們的壓力、夢想與不甘,也正因如此,它成了一種新的「成長宣言」。 五、唐恬與陳奕迅:英雄,原來也可以哭著堅強 唐恬從個人痛苦中走出,在文字裡灌注溫柔與力量,她重新定義了英雄,不再是鋼鐵般的完美形象,而是每個在黑夜中仍不放棄信念的人。 陳奕迅的演唱,也不再只是技巧,而是承接了詞中的重量,把這份痛與燃,唱進千萬人的心。 他後來甚至為《奧術》第二季獻唱中文主題曲《這樣很好》,成為該劇唯一的華語演出者。這不只是合作,而是一種精神延續,一種向「孤勇者」們致敬的傳承。 #孤勇者 #陳奕迅 #唐恬 #奧術Arcane #英雄聯盟 #Netflix推薦 #動畫主題曲 #中文戰歌 #小學生最愛 #暗巷英雄 #我懂你 #孤身走夜路 #嗚咽與怒吼 #不是兒歌是人生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 #EasonChan #Arcane中文主題曲 #英雄的定義 #詞人故事 #病中創作 #張韶涵 #信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18 m
  • #漠河舞廳 #柳爽 三十年後,我仍在原地為妳起舞 「殺人又放火」的歌詞背後,藏著誰的深情?
    Jun 25 2025

    TOTO NEOREST 一體形除菌全自動馬桶

    將奢華,全新昇華!以前瞻科技,打造舒心健康的生活

    讓每次使用,都是潔淨與設計美學的頂級享受

    8/31前購買指定機型享8折與$5,000優惠

    了解更多➡️ https://fstry.pse.is/7rqm3s

    *商品功能依機種而有不同,優惠機種數量有限,詳情依門市公告資訊為準。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漠河舞廳》:一首用生命在跳的舞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首歌,一開頭就讓你眼前浮現畫面?
    「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殺人又放火」——這不是一句單純的歌詞,而是一道時光的開口。
    這次,我想帶你走進這首歌背後那個令人心碎卻又深深感動的故事。
    故事的起點,要從2019年的一個冬天說起。音樂人柳爽來到了中國最北的城市——漠河,一個有著「金雞之冠,天鵝之首」美稱的邊境小鎮。雪花飄落的北疆,像極了一首靜默的詩。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命運讓他走進了一家不怎麼起眼的老舞廳。
    這家舞廳沒有霓虹閃爍,也沒有高聲喧嘩。只有些許年月的痕跡和灰塵,與一群習慣獨舞的老人。而他,遇見了那位穿著舊西裝、眼神沉靜的老人——張德全。
    他們的對話不到五分鐘,卻像是柳爽人生中最深的一次靈魂撞擊。
    原來,這位老人的妻子,康氏,在1987年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森林大火中喪生。那場吞噬了整個大興安嶺的火,奪走了無數家庭的幸福,也摧毀了他剛剛開始的新婚生活。從此,他沒有再婚,沒有子女,獨自一人,年復一年,在這家舞廳中跳舞——只為了記住她。
    她生前喜歡跳舞,他便用一生為她獨舞。
    那不是跳舞,那是活著的證明。
    那不是舞步,那是對摯愛的召喚。
    三十多年來,張德全一個人,在這世界最冷的城市裡,跳著最深情的舞。
    柳爽回到北京後,把這段無聲的哀歌寫成旋律。他給這首歌起名《漠河舞廳》。這是一封寫給亡妻的情書,一段永遠不會結束的雙人舞。歌詞中沒有煽情的字眼,卻句句打進人心。它唱出了「真情不死」這四個字的重量。
    而真正讓這首歌爆紅的,是2021年有人將它配上電影《白日焰火》裡廖凡跳舞的畫面。冷色調、慢動作、空曠的空間和爆裂的情感,成就了《漠河舞廳》在短影音世界的瘋狂流傳——播放量超過三十億次。
    從此,許多人開始查找「漠河舞廳」、「張德全」、「康氏」…
    一個原本被遺忘的城市、一次歷史的災難、一段無名的愛情,忽然被全世界重新記得。
    歌紅之後,當地政府甚至開始規劃重建這座舞廳,將它保留下來,成為城市的文化記憶。而那裡依然每晚開放,門票五元,跳舞的大多是退休的林業工人。即便是疫情,也沒能讓這裡的燈光熄滅太久。
    柳爽說,他不希望這首歌成為「搞笑或反串的素材」,它是用來記住那段真摯與哀傷的。因為人永遠不知道,幸福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
    在這個速食感情與虛擬情感橫行的時代,《漠河舞廳》像一塊冰封的情詩,提醒我們:有些愛,不會消失,只是靜靜地跳著舞,等你來聽。

    #漠河舞廳 #柳爽 #大興安嶺火災 #真實愛情故事 #短影音爆紅 #音樂背後的故事 #感人歌曲推薦 #民謠神曲 #漠河旅遊 #舞廳傳奇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17 m
  • #死了都要愛 #信樂團 #千年之愛 #朴完奎 「你唱破喉嚨的神曲,其實來自韓國!」 🔥「《死了都要愛》VS《千年之愛》原版聽過嗎?」🔥
    Jun 23 2025

    TOTO NEOREST 一體形除菌全自動馬桶

    將奢華,全新昇華!以前瞻科技,打造舒心健康的生活

    讓每次使用,都是潔淨與設計美學的頂級享受

    8/31前購買指定機型享8折與$5,000優惠

    了解更多➡️ https://fstry.pse.is/7rqm3s

    *商品功能依機種而有不同,優惠機種數量有限,詳情依門市公告資訊為準。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死了都要愛」其實是翻唱?!一首歌兩個靈魂,跨越台韓的搖滾傳奇!
    每次去KTV,只要音樂一下,總有人忍不住吼出:「死了都要愛~不淋漓盡致不痛快~」這首信樂團的成名曲,堪稱台灣卡拉OK必點金曲。激情、爆發、飆高音,唱完一輪就像做完全身運動一樣過癮!但你知道嗎?這首撼動人心的搖滾情歌,其實是一首來自韓國的翻唱作品,而且原曲的演唱者還是一位超級有故事的搖滾硬漢!

    這首歌的原名叫做《千年之愛》,由韓國傳奇搖滾歌手朴完奎在1999年推出,是他離開「復活樂團」後首張個人專輯的主打歌。而信樂團則在2002年,將這首歌翻唱為《死了都要愛》,作為首張同名專輯的主打。兩個版本雖風格不同,卻都用音樂征服了自己的國度與世代,堪稱跨國界的經典互鳴。

    朴完奎的《千年之愛》,是一種渾厚滄桑的深情咆哮。他的聲音不似信的高亢激昂,而是更內斂、沉穩,卻同樣強而有力。這種嗓音讓人一聽就忘不了,難怪這首歌至今仍是韓國樂團翻唱熱門之一。而信樂團的版本,則是直接把整首歌提升到情緒巔峰,用最爆炸的方式吶喊愛情。那句「死了都要愛」簡直像是一個愛到盡頭的誓言,唱出來就沒得回頭。

    信自己也說過,他早年在駐唱時就深愛這首《千年之愛》,當時還不是名人,就已經被這首歌的旋律震撼。後來出道,他親自挑選這首歌,並邀來詞神姚若龍重新填詞,把原本的悲壯之愛轉化成近乎瘋狂的情感爆發,連開頭就直接進入高音主旋律,完全不給人喘息的空間。這首歌不僅歌詞直白猛烈,連旋律設計都充滿挑戰,簡直是對歌手肺活量的終極考驗!

    而朴完奎這位韓國搖滾傳奇人物,也不是只有一首歌這麼簡單。他在美軍基地、俱樂部現場演出無數,還是《星海爭霸》戰隊的忠實粉絲,甚至替選手創作過應援曲。他的聲音是韓劇OST的常客,還跨足戲劇圈當演員,一路從音樂打進大眾文化核心。他的經歷讓人佩服,也讓人明白,《千年之愛》不是偶然的成功,而是一位音樂職人累積的厚實實力。

    雖然《死了都要愛》和《千年之愛》來自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但他們都講著同一種語言——愛,一種深到骨子裡、唱到破喉嚨都不願放手的愛。這首歌告訴我們,愛情有時不需要太多解釋,當你願意「死了都要愛」時,那份感情早已超越語言,穿越國界,直擊人心。現在,就讓我們用耳朵回到1999年的韓國,一起聽聽那首催生台版神曲的原點:《千年之愛》。

    「這首歌不是信樂團原創?」
    「你唱破喉嚨的神曲,其實來自韓國!」
    🔥「《死了都要愛》VS《千年之愛》原版聽過嗎?」🔥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12 m
  • #王傑 #一場遊戲一場夢「一首歌,封神一生」 「他唱出八〇年代的孤獨與夢」 「王傑出場即巔峰,一場遊戲改變樂壇」
    Jun 20 2025

    TOTO NEOREST 一體形除菌全自動馬桶

    將奢華,全新昇華!以前瞻科技,打造舒心健康的生活

    讓每次使用,都是潔淨與設計美學的頂級享受

    8/31前購買指定機型享8折與$5,000優惠

    了解更多➡️ https://fstry.pse.is/7rqm3s

    *商品功能依機種而有不同,優惠機種數量有限,詳情依門市公告資訊為準。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一場遊戲,一場命運的告白──王傑的出場傳奇
    1987年,一個背著滄桑與過去悄悄現身的男聲,唱出了一首讓整個華語樂壇都停下腳步的歌,《一場遊戲一場夢》。這首歌不是一場偶然的爆紅,而是一場命運的出牌。王傑,這位當年幾乎沒有媒體曝光、被視為黑馬的新人,就靠著這張同名專輯,讓整個八〇年代的感傷青春有了聲音。他唱得那麼痛,卻讓人甘願一聽再聽,因為裡面不只有歌,還有一個靈魂的傷痕。這不只是出道,是開場即封神的傳奇。
    專輯中的九首歌全是慢歌,全是他自己和搭檔王文清親手譜曲,一張專輯唱盡人生的傾斜角度。你聽〈安妮〉時彷彿看見他無助的懇求;你聽〈只因我愛你〉時像是在讀一封無法寄出的情書;而當你聽到〈一場遊戲一場夢〉那段副歌時,心裡某個角落會突然碎掉。這張專輯不只是賣得好──它被音樂人李宗盛稱為「十年僅有四、五首的世紀之歌」之一,成為八〇年代的記憶坐標,也是KTV至今不敗的點播冠軍。MV請來張曼玉擔任女主角,王傑更親自飛車過火演出,這樣的真誠與拼命,怎能不讓人記得他。
    但如果你知道王傑的背景,你會明白他唱的並不是戲──而是自己的人生。他從小當童星、做替身,12歲起被父母拋棄,自力更生。流浪過、送過快遞、開過計程車、做過酒廊歌手、甚至橋下過夜,這些經歷沒有讓他硬起來,反而讓他唱歌時有一種深不見底的柔軟。他的歌聲被稱作「有故事的聲音」,每一吼都像從心底劃出一道裂縫。他不是唱給你聽的歌手,而是唱出你心裡沒說出口的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王傑不只是「浪子」,而是我們的「同類」。
    他職業生涯幾經起伏:從飛碟唱片的高峰,到波麗佳音的沉寂,再到英皇娛樂的爭議與傷痛──甚至曾被爆料遭人下藥,聲音受損,從此失去高音。他坦言:「我知道我是一個已經過氣的歌手」,卻依舊選擇在出道35週年時推出《一場遊戲一場夢(結束篇)》,替自己的傳奇,親手畫下一筆。他唱到最後一句時,我們彷彿也終於明白了:這場遊戲,這場夢,也許就是人生本身。而他,從沒輸過。
    王傑的歌,是一種時代的聲音。他不迎合,不討好,只唱真實。從初戀逝去的《安妮》,到寫給兒子的《如果我老了你還愛不愛我》,你會發現他不只是在唱感情,而是在唱「留不住的人生」。這樣的歌手,即使退場,也會永遠留在我們心底。因為他的聲音,讓我們面對自己;他的故事,讓我們相信──縱然人生是一場遊戲,但夢,是可以用來記住的。
    #王傑 #一場遊戲一場夢 #華語經典 #滄桑男聲 #KTV必點 #八零年代 #浪子歌手 #華語樂壇傳奇 #經典回憶 #悲傷的詩人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1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