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蘭小姐要出嫁 從漁夫的吶喊到台灣的新娘──你不知道的〈素蘭小姐要出嫁〉祕史 原來索朗就是素蘭?這首歌背後,藏著一場文化魔術 嘿咻落蓋咻:從北海道到台南的婚禮奇想曲
No se pudo agregar al carrito
Add to Cart failed.
Error al Agregar a Lista de Deseos.
Error al eliminar de la lista de deseos.
Error al añadir a tu biblioteca
Error al seguir el podcast
Error al dejar de seguir el podcast
-
Narrado por:
-
De:
Acerca de esta escucha
TOTO NEOREST 一體形除菌全自動馬桶
將奢華,全新昇華!以前瞻科技,打造舒心健康的生活
讓每次使用,都是潔淨與設計美學的頂級享受
8/31前購買指定機型享8折與$5,000優惠
了解更多➡️ https://fstry.pse.is/7rqm3s
*商品功能依機種而有不同,優惠機種數量有限,詳情依門市公告資訊為準。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你知道那句「素蘭素蘭欲出嫁啊欲出嫁啊,素蘭」其實是從一首日本漁夫吆喝的勞動歌變來的嗎?這段旋律,為什麼會從北國寒海裡的漁船,飄洋過海,搖身一變,成為台灣庙會裡新娘出嫁的代表曲目?
在台語歌曲被壓縮的年代,唱片公司為了省錢、也為了生存,發展出一種特別的做法──借旋律,重填詞。
但《素蘭小姐要出嫁》不只是「抄旋律」,而是完全重新講了一個屬於台灣的故事。從日本民謠《索朗節》出發,轉譯成了一首既有台灣情感又保留節奏張力的台語歌謠。這種轉換,是純粹技術操作,還是文化創造的奇蹟?
原來,「索朗」其實就是北海道漁夫齊聲吶喊的聲音,用來團結氣勢、迎戰大海。在台灣,這句「索朗」被音譯成「素蘭」,不再是海的力量,而是新娘的名字──一場文化戲法,瞬間完成!
但這場戲法,不只是語音轉換,而是情緒的轉向。原本的生命搏鬥,變成了感情告白與祝福的矛盾對唱。
這首歌不只紅在收音機裡,它甚至走上街頭,變成了台灣獨創的民間陣頭文化──「素蘭出嫁陣」。
扮媒婆的、扛花轎的、挑尿桶的、揮舞武士刀的保鑣,甚至穿著日式服裝走進台灣廟會!
你可能想不到,這個熱鬧鬧的表演,其實是來自北海道的船歌與青春舞祭。是庙會?還是跨文化的奇幻劇場?
而那首原版的《索朗節》,在1990年代的北海道,再次爆紅!來自全世界的舞者穿上特色服裝跳舞、吶喊、打鼓,在札幌街頭奔放演出,將這首歌推上國際舞台。甚至在日本青春劇《金八老師》中,都成為文化祭的壓軸舞蹈。
從北海道到台灣、再回日本,這段音樂旅程,橫跨時間與語言,竟然都靠一首「索朗」串起來。
#素蘭小姐要出嫁 #台語歌謠 #索朗節 #文化翻譯 #庙會陣頭 #台灣音樂史 #宇菲推薦 #Podcast推薦 #經典台語歌 #跨文化故事 #葉啟田 #伍佰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