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讀書 Podcast Por 宇菲 arte de portada

i讀書

i讀書

De: 宇菲
Escúchala gratis

Acerca de esta escucha

i讀書,是一個將我個人喜歡的書介紹給大家的頻道。
當你人生痛苦時,只是你腦袋裡裝的東西不夠多罷了
聽了喜歡自己買書更有體會喔

i讀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platforms
靈性煉金術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fwubsttyp60801lxgb12w3/platforms
歌聲後的故事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platforms
菲你莫屬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8dm53001e8010c449sdm9v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宇菲
Arte Ciencias Sociales Desarrollo Personal Historia y Crítica Literaria Relaciones Éxito Personal
Episodios
  • #情緒勒索「你以為是愛,其實是控制」「情緒勒索的真面目,看懂才不被傷」「學會說NO,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Jul 5 2025
    背景音樂 [耗客] https://artists.landr.com/055855493972 一方想要凡事都依自己的方式,卻因此犧牲掉另一方的利益。 這種雙方力量的較勁,就是一種「情緒勒索」。 調整與摯愛之人緊張、有害的關係,從勇敢斬斷勒索、走出情緒的迷霧開始。 ★暢銷20年、全世界都在讀的心理經典★ ★領先全球提出「情緒勒索」概念,全面且平衡探討勒索者與受制者的心理、手段與對策★ 《商業周刊》第1553期精采書摘〈有條件說Yes,完美解套情緒勒索〉 一段親密關係中有情緒勒索的要素存在,並不代表這段關係已經被判定為失敗,而是表示我們需要更誠實地面對,改正這種造成自身痛苦的行為模式,讓所有的親密關係都能回歸到更穩固的基礎上。——蘇珊.佛沃 面對情緒勒索,需要很大的勇氣,而本書,將會賦予你勇氣。 想想那些對你意義重大的人,是否曾這樣說過? 只要有任何一項肯定的答案,就代表你已經受到情緒勒索的折磨! .施暴者 你不照著我說的進行,我就讓你日子難過! .自虐者 你這樣做,讓我心裡很受傷。 .悲情者 你不讓步,就是自私、邪惡、貪婪、沒心肝的人! .欲擒故縱者 你若可以幫我,我就會更愛你/我就讓你升職/你馬上就能拿到獎金。 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若你也曾有過以下任一種想法, 其實你正在訓練對方成為情緒勒索者! .依賴贊同者 如果你不同意我,那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或是我哪裡不好。 .爭論平息者 只要我保持平靜的態度,就不會惹你生氣了。 .自責者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才使你必須承受這些痛苦。 .自我懷疑者 大家都說是我不對,或許真的是我反應過度了。 人與人相處,摩擦有時、爭吵難免。但「情緒勒索」中雙方力量的較勁,卻可能一步步危害到最重視的親密關係及自尊! 蘇珊.佛沃博士於1997年領先全球,首度提出「情緒勒索」的概念,20年來拯救了眾多無助的人們。在本書中,她透過邏輯分析、詳細條列,再加上豐富的諮商案例,完整且平衡地剖析情緒勒索中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樣貌、內心世界,以及勒索的手段和解決的對策。 書中並提供實用的檢核表、簡單測驗、好用腳本、改變自我的重要步驟,以及一些無殺傷力的絕佳溝通技巧,幫助你調整造成痛苦的行為模式,讓親密關係回歸到更穩固的基礎上。 各界推薦 李錫錕 臺大最有人氣的政治學教授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作家 周志建 輔仁大學心理諮商博士 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 科普心理暨愛情心理學家 陳鴻彬 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 賴芳玉 律師 聯合推薦 這本書可說是我最早的啟蒙。可以更清楚情緒勒索的樣貌,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心理實務工作者,在面對這個情感關係模式時,有什麼相同或相異的看法與做法。——周慕姿 不要為了他人賠上自己的人生。學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也讓別人為自己負責。—周志建 這本書提到許多步驟改善勒索關係,找出適合自己的步調,拿回人生主控權。—海苔熊 透過這本書真誠面對、不逃避,才有可能超越糾結、跳脫陷溺的情緒,回到真實關係裡真誠面對彼此。—陳鴻彬 媒體讚譽 我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本書能幫助你辨別與修正與摯愛之人緊張、有害、令人困惑的關係。—蘇珊‧ 潔佛博士《向生命下戰帖》作者 本書提供了有用資訊、有效技巧及熱情鼓勵,讓身陷情緒勒索的你能改變自己、改變關係,進而改善人生。——出版人週刊 暢銷作家再出擊!提供一堂自我奮戰的課程,讓你輕鬆擺脫利用罪惡感操控你的人。—— Library Journal 這本書的內容看似公式化,充滿各種容易上口的口號,如「情緒迷霧」等。但再加上真人實事的案例,反而能快速吸引住讀者的目光,迅速找到解決的方法。—— Detroit Free Pres 讀者好評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懂得聆聽自己的聲音、體會自己的感受,而且小心不要讓任何人低估自己,或是代替你做決定。 所有人都可能是情緒勒索者或受制者,或者兩個都是!大家都應該讀這本書,來避免我們自己的行為破壞了人際關係。 適用於所有人,能幫助我們改善自信、自尊與環境限制,遠離不斷利用情緒勒索自己的人。即便已經在看心理醫師,這本書也能派上用場。畢竟你不是每天都可以見到醫生,但這本書卻隨時都在。 ...
    Más Menos
    35 m
  • #被討厭的勇氣I II 「當你願意誠實地活,就已經在靠近幸福。」「真正的自由,是你願意為選擇負責。」 「不是你不行,是你不敢踏出去。」
    Jul 1 2025
    背景音樂[我要被討厭的勇氣]https://artists.landr.com/990591769359 ◎綜觀阿德勒思想的地圖──《被討厭的勇氣》: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踏上幸福人生的指南針──《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唯有藉著去愛他人,才能擺脫以自我為中心;唯有透過去愛他人,才能促成自立;也因著去愛人,才終於得到幸福。 岸見一郎 哲學家。除了專攻哲學(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外,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並成為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的諮商師與顧問。著作包括《被討厭的勇氣》等多部阿德勒心理學作品。 《被討厭的勇氣》|不是心靈雞湯,是一面鏡子 你真的想改變,還是你只想看起來像在努力? 我曾經以為,自己不快樂,是因為童年有傷,是因為社會太現實,是因為人性太冷漠。直到我讀了《被討厭的勇氣》,才第一次被逼著問自己一個不想回答的問題: 「你現在的選擇,是為了什麼目的?」 這本書不是雞湯,不會安慰你說「你已經很好了」。它更像是一場夜裡的對話──一位年輕人滿肚子不甘與焦慮,質問一位哲學家:「為什麼我努力了還是痛苦?為什麼我總是在意別人眼光?難道是我太脆弱嗎?」 哲學家的回答,讓人想翻桌: 「不是你有創傷才不幸福,而是你選擇不幸福,為了逃避真正的責任。」 「不是你沒自信才退縮,而是你想用退縮來避免競爭。」 聽起來不近人情對嗎?但也正是這種殘酷直白,讓你不得不回頭看──原來我一直說的「沒辦法」,可能只是「不敢改變」的藉口。 📕《被討厭的勇氣 II》|自由之後,是幸福的責任 當你開始試著不討好、不迎合,開始勇敢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你以為從此會海闊天空。 但現實呢?你發現人際變得更難,職場關係更冷,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我錯了? 於是第二本書出現了:《被討厭的勇氣 II:被討厭,然後呢?》 三年後,那位年輕人帶著怒氣回到哲學家面前:「我照你說的做了啊,結果什麼都沒變,甚至更糟!」 而哲學家這次沒有給他安慰,只說: 「你不是做不到,是你還不願意承擔幸福背後的責任。」 幸福不是感覺,不是結果,它是「即使知道會失敗,仍然願意去愛、去信任、去合作」的選擇。 這句話,就像一記悶棍打在我們的自我中心上:原來我們不怕痛苦,我們怕的是,一旦幸福沒成功,就沒藉口了。 🌪 那些我們說的「為你好」,其實是在操控? 第二本書最讓人震撼的,是一個觀念:「課題分離」。 當你焦慮孩子的成績、干涉伴侶的決定、幫朋友解決情緒問題到快崩潰時,你可能在做的,是越界了對方的課題。 哲學家說:「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別人干涉你的課題。」 這不是冷漠,而是尊重。真正的信任,是我相信你能為自己負責,而我也會為我選擇的人生負責。 想一想,我們有多少愛,其實混著控制?多少「我為你好」,其實是「照我的方式才安全」? 這套書最狠的地方在這裡──它逼你從每一段人際關係裡抽絲剝繭,問自己一個問題: 「你說你想自由,你敢為自由承擔什麼?」 「你說你要幸福,你願為幸福冒多少風險?」 🧭 真正的勇氣,是什麼? 你可能會問:「所以我要怎樣才算真的勇敢?」 書裡的答案不華麗,它說:當你能夠被討厭,卻仍選擇去愛;當你能夠被誤解,卻仍選擇誠實;當你能夠孤單,卻仍選擇前行──這就是勇氣。 不是改變了別人,而是你願意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並且,承擔它。 《被討厭的勇氣》不是教你變堅強,而是教你變誠實。 它不是讓你贏,而是讓你醒。 不是叫你拋棄人群,而是讓你學會:我不需要被喜歡,才能有價值。 這是一套讓人不舒服、卻會改變你人生軌道的書。 你可能會邊讀邊生氣、邊辯駁、邊懷疑自己,但也會在某個段落停下來,突然哽住,然後問自己: 「我活到現在,真的是為了我自己嗎?」 如果你也曾這樣問過自己,那麼── 這套書,值得你靜下心,讀完。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39 m
  • #底層邏輯 「你看到的『事實』,可能只是幻覺?」「真相之下,你以為你懂,其實只是剛好沒撞牆」
    Jun 28 2025

    背景音樂 [真相之下] https://artists.landr.com/990591696143
    你真的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

    事實是最不容易產生爭議的客觀存在嗎?
    或許,我們對事實的瞭解,還不夠全面。
    或許,我們是被表象或經驗欺騙、迷惑,導致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唯有透過「底層邏輯+環境變數」,
    才能讓你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認清所有真相!

    當一個人持有的不是觀點而是立場時,你應該做的事情,是對他說「It’s good for you」(這對你有益)。
    反過來,我們也要時刻反省自己:我說的話、我的表述,是事實,是觀點,是立場,還是信仰?

    請運用以下幾點:
    一.拋棄經驗,不要輕易下結論,懷著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二.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得出結論,做出調整。
    三.不要被利益、立場左右,就事論事。

    能做到以上三點,再複雜、繁瑣的事,你也能抽絲剝繭、洞察本質。

    為什麼我們要懂「底層邏輯」?

    如果你是學生,透過底層邏輯能學會:思考問題的邏輯
    ˙懂得辯證真理
    ˙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
    ˙洞察事情的本質

    如果你是職場新鮮人,透過底層邏輯能學會:個人進化的方法
    ˙做好時間管理
    ˙讓事情產生最大效益,創造十倍價值
    ˙培養良好人脈

    如果你是創業者或企業管理者,透過底層邏輯能學會:公司營運的順暢
    ˙獲取正確的戰略
    ˙掌控利潤
    ˙留住優秀員工

    本書可以幫忙你思考:
    ˙找工作時,正確思考想學習與得到什麼?
    ˙和朋友交往時,如何拉長時間觀察,不因小事而漸行漸遠?
    ˙獲取人脈時,要如何互相幫忙達到雙贏的局面?
     
    專文審定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游舒帆
    「這不是我第一次閱讀劉潤的書,他的每本書的思路都很獨特,觀點也很有趣,同時充滿洞見。如果你想知道他是怎麼思考,怎麼理解問題,怎麼產生洞見的,我相信這本《底層邏輯》應該可以讓你一窺一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潤

    中國著名商業顧問,潤米諮詢創始人,《5分鐘商學院》主理人,微信公眾號「劉潤」主理人,前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總監,曾任和現任騰訊、百度、海爾、恒基、中遠國際、五源資本、康寶萊、尚景家居等多家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

    主理暢銷音訊課程:《5分鐘商學院》、《商業洞察力》等,著有暢銷書籍:《底層邏輯》、《5分鐘商學院》、《商業洞察力》、《給孩子的商業啟蒙》、《商業簡史》、《新零售》、《每個人的商學院》、《趨勢紅利》、《互聯網+:小米案例版》、《傳統企業,互聯網在踢門》、《人生,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旅行》、《2012,買張船票去南極》

    「你看到的『事實』,可能只是幻覺?」

    「劉潤這句話,讓我重新看世界」

    「真相之下,你以為你懂,其實只是剛好沒撞牆」


    #底層邏輯 #劉潤 #思維模型 #認知升級 #商業思維 #人生策略 #真相之下 #商業啟蒙 #閱讀推薦 #現象與本質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48 m
Todavía no hay opini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