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We Get to Heaven Podcast Por  arte de portada

When We Get to Heaven

When We Get to Heaven

Escúchala gratis

Ver detalles del espectáculo

Acerca de esta escucha

Hi, 各位聽眾朋友們,平安!歡迎收聽愛的凱歌(Adore Him),我是Judy。 不知道大家家裡有沒有一本或兩本以上、不同教派彙編的聖詩詩歌本?若答案是肯定的,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去翻開聖詩的目錄,看看這些聖詩是以什麼樣不同的主題做分類!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天家」這個主題有關的聖詩。 首先要和大家介紹聖詩〈點名時刻〉(“When the Roll Is Called up Yonder”)。此首聖詩的詞曲創作者為巴萊克(James M. Black, 1856-1938),他是美國賓州衛理公會的詩班指揮、主日學老師與青年團契輔導。有天前往郵局的路上,他選擇走一條平常不會走的捷徑。當進入一條巷子,看到一位大約十三歲左右的女孩,全身髒兮兮,滿臉愁容。他立刻向前詢問對方, 「孩子,妳去教會嗎?」 「沒有,先生。我沒有適合的衣服。」女孩子回答。 「妳叫什麼名字?」巴萊克(James M. Black)接著問。 「貝西(Bessie)」女孩說。 「貝西,很快地我會請我的太太、還有兩位女士去你們家拜訪!」巴萊克(James M. Black)說完後,就繼續往郵局的方向前進。 不久,巴萊克(James M. Black)的太太和教會的兩位姊妹就去拜訪貝西(Bessie)的家,並為她預備乾淨的衣物。從那時起,貝西(Bessie)開始並穩定地參加主日學和青年團契聚會。 在團契聚會中,巴萊克(James M. Black)教導與訓練青少年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每次聚會的開頭會先點名;每位被點到名字的青少年,要背誦一節聖經經文。某天晚上聚會點名時,貝西(Bessie)缺席。巴萊克(James M. Black)心想:是否貝西(Bessie)的爸爸又喝醉酒,攔阻她來參加聚會?還是貝西(Bessie)生病了?對於當晚聚會貝西的(Bessie)缺席,巴萊克(James M. Black)突然有很深地領受,於是對在場所有青年說道:「人生最遺憾的事,就是當羔羊生命冊被展開點名時,我們的名字不在其中。」 當晚聚會一結束,巴萊克(James M. Black)就帶著妻子去探望貝西(Bessie)。他們發現貝西(Bessie)病得很嚴重,但她的父親沒有錢,無法帶她去看醫生。於是巴萊克(James M. Black)立刻找自己的私人醫生來來看看貝西(Bessie)的狀況。診斷結果,貝西(Bessie)得了肺炎。 結束探訪、走在回家的路上,巴萊克(James M. Black)想著聚會時發生的事,並苦於找不到一首可以拿來吟唱以回應當晚領受的聖詩。而將要抵達家門時,心中有個聲音對他說:「你何不自己寫一首歌?」很快地,他心中自然浮現了歌詞。他走到鋼琴前,試著彈奏幾個音符…,音樂也隨著歌詞湧現。短短十五分鐘內,〈點名時刻〉(“When the Roll Is Called up Yonder”)就此誕生。巴萊克(James M. Black)相信這是神親自成就的,所以完成這首創作後,不論詩詞或曲調,他都不曾再做任何的更動或修改,直到如今。當晚,他也向神禱告,「主啊!在那點名的時候,求你讓我也在其中,聽見自己的名字。」聖詩〈點名時刻〉第一節歌詞與副歌如下: 主耶穌再臨那日 號筒必要高聲吹起 那早晨永遠光輝燦爛無比 凡世上得救的人 必在那邊歡然相會 在那邊點名 我亦必要其內 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我亦必在其內 聖詩〈點名時刻〉(“When the Roll Is Called up Yonder”)首次公開,是在貝西的告別式。就在那晚聚會的幾天後,貝西過世。青年團契在貝西的告別式禮拜中,吟唱這首聖詩。 〈當我們都回天家〉(“When We All Get to Heaven”)也是一首關於「天家」此主題的聖詩。其詩詞創作者Eliza E. Hewitt和巴萊克(James M. Black)一樣,對基督教教育有很大的負擔。若說巴萊克(James M. Black)窮盡一生,致力於在青少年當中為基督贏得靈魂;那麼Eliza E. Hewitt則是對於教導兒童聖經真理,有著極大的熱情與使命。她不僅委身於兒童主日學的侍奉;她創作的每首詩詞,背後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藉由這些詩詞,盼望能夠將福音真理傳遞給所有的兒童。〈當我們都回天家〉(“When We All Get to Heaven”)就是她寫給兒童的其中一首聖詩。 最後一首要和大家分享關乎「天家」此主題的聖詩就是〈同聚美地〉(“Sweet By and By”)。告別式禮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首聖詩。這首聖詩的英文標題Sweet By and By和翻譯成中文的標題的意思差很多。中文標題之所以是翻譯成「同聚美地」,主要是根據這首聖詩的詩詞內容翻譯的。有些中文聖詩也將Sweet By and By 翻譯為「讚慕美地」。 〈同聚美地〉(“The Sweet By and By”)是在一家藥房,同一時間,兩個好朋友合力創作的一首聖詩...
adbl_web_global_use_to_activate_T1_webcro805_stickypopup
Todavía no hay opini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