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115【主題之外】舉手投足都是戲-京劇武生演員劉祐昌
No se pudo agregar al carrito
Add to Cart failed.
Error al Agregar a Lista de Deseos.
Error al eliminar de la lista de deseos.
Error al añadir a tu biblioteca
Error al seguir el podcast
Error al dejar de seguir el podcast
-
Narrado por:
-
De:
Acerca de esta escucha
特別來賓/國光劇團武生京劇演員 劉祐昌
這次很開心邀請到祐昌老師,來到節目中,跟我們聊聊,當年是怎麼進入劇校,又是怎麼會選擇武生這個行當,以及這麼多年學習京劇的心路歷程。
劉祐昌老師是京劇演員,專攻武生,演出劇目有《夜奔》《三岔口》《白水灘》《周瑜歸天》《兩將軍》等,2010年曾獲選ACC(亞洲文化協會)受獎人。
祐昌老師表演的《夜奔》,是由向來有「活林沖」之稱的裴艷玲大師所傳授,臺灣僅傳劉祐昌老師一人,是祐昌老師的經典演出劇碼。
之後也會邀請祐昌老師,一起在好好說話單元裡,聊聊身段與聲音的相互關係,敬請期待~
《節目段落》
00:00:03 接觸京劇的入行契機
因為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傳統戲曲演出及劇校招生廣告,產生興趣而主動要求報名劇校。原以為學的是歌仔戲,入學後才知道是京劇。京劇訓練從倒立開始,目的是訓練心智和身體控制。五年級便進入劇校練功,因劇曲講究童子功,趁身體發育未完全時訓練,恢復力快,身體記憶建構效率較高。
00:04:49 劇校的行當分科
劇校學員通常在一年後分科,老師會根據長相、聲音、樣貌挑選適合的行當。扮相在京劇中很重要,老師會看骨架身形和協調性,判斷學員的發展可能性。例如爆發力好的學員適合武生、木訥的適合花臉、漂亮且穩重的女生適合青衣,可愛俏皮適合花旦。若不適合演出,可轉往撿場、樂隊等後場工作。
00:07:18 對京劇表演的看法
京劇的鑼鼓經是戲曲的心跳,能將人的呼吸聲和心跳聲外現出來,跟一般國樂演奏不太相同,須跟隨演員表演。學習表演能讓人對生活有更深刻的體察,尤其京劇演出講究意象,覺得觀眾有觀看意識,不用過於追求真實。
00:12:37 京劇的文化價值與身段訓練
京劇的身段訓練方式,如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講述人的狀態,有助於現代人改善脊椎健康。雖然由老生改學武生,但祐昌老師仍認為,聲音表達是演戲的主幹,說和唱都很重要。即使是武生也需要唱唸,唱功擺第一。
歡迎訂閱分享,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對於這一集內容的想法,或是到【小蛙老師の聲音玩樂窩】粉絲頁或【衍聲說藝坊】粉絲頁、LINE@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或想知道什麼聲音問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zmfdeybjc50811caefqbb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