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os

  • 005十二因緣
    May 18 2025

    本文件解釋了佛教的十二因緣,也就是三世因果,揭示眾生在過去、現在、未來不斷輪迴生死的秘密。文章探討了生命從過去的無明和業力開始,如何導致現在的苦果,以及透過現在的愛取造業,如何招致未來的生死苦報。透過比喻十二重城十二輪來強調輪迴的困境,並指出愛取是生死輪迴不斷的主要原因。最後,文章強調在娑婆世界,憑藉自身力量難以斷除愛取、了脫生死,唯有依靠淨土法門,信願念佛,才能在臨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了結生死輪迴。

    Más Menos
    25 m
  • 008佛法概說
    May 14 2025

    文本介紹了佛法的梗概,將其分為三個主要部分:佛法總綱佛法大意二門並修佛法總綱戒、定、慧三無漏學為核心,解釋了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修行第二部分,則強調了戒的防非止惡、定的息靜緣以及慧的去惑證。佛法大意詳細闡述了佛法的「三用」,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修行方法,強調其重要性,即使三歲孩童也能說,八十老翁卻難以成就。最後,二門並介紹修學門(讀藏、研宗)和行門(律、禪、淨) ()土、密)的修行方式,並指出在末法時期,淨土宗帶業往生是較易成就的法門,但強調解門與行門的持五習,修習各宗經典,最終修習各宗經典,最終也應修習法門。

    Más Menos
    17 m
  • 007宇宙器界概說
    May 14 2025

    這段文本概略介紹了宇宙器世間,首先闡述了其無邊無際的範圍,提及不同層次的天界和無盡的世間單位,並以此強調凡夫心量的渺小。接著,聚焦於娑婆世界的三界組成,詳細描述了欲界、色界和

    無色界這二十八層天的豎向結構,以及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和大千世界的環周組織,同時指出三界如同火宅,並不真正安樂。最後,將器世間的萬物歸納為色、聲、香、味、觸、法六類,解釋其作為「六塵」、「六妄」或「六賊」如何影響眾生,並特別比較了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與其他世界的不同之處,以此闡述學佛應當放大心胸,不執著於世間瑣事。

    Más Menos
    19 m
  • 006宇宙有情概況:六道苦厄與輪迴
    May 14 2025

    這段佛法開示圍繞六道輪迴進行闡述,首先區分並駁斥了兩種常見的錯誤知見,即認為生命終止一切皆無的斷滅見,以及認為生命形式永恆不變的常見,指出這兩種觀念的危險性。接著,詳細介紹了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這六種生命狀態的種類、受苦以及苦厄。最後,總結了六道眾生在生死苦海中互相輪迴的狀況,強調只有跳脫六道輪迴才能獲得究竟的解脫。

    Más Menos
    29 m
  • 004人生之苦與解脫之道
    May 13 2025

    這份佛法講義著重於解釋「人生當前之所受」,強調觀受是苦的道理。文章首先介紹四念處觀,特別是「觀身不淨」和「觀受是苦」,並指出眾生應在身、受、心、法四處好好觀察研究。隨後詳細闡述受的五種種類(苦、樂、憂、喜、捨),並辯證地分析苦與憂是實在的,而樂、喜、捨則是虛假的,因為世間的樂只是苦暫時停止後的感受。接著,講義列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將其歸納為苦苦、壞苦、行苦三類。最後,文章指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皆苦,並解釋了眾生因受苦而起顛倒,以「揚湯止沸」的方式妄圖解苦,卻不知佛法「釜底抽薪」的正道。

    Más Menos
    10 m
  • 003消除誤會
    May 13 2025

    本文旨在解釋和消除人們對佛法的常見誤解,這些誤解源於未能真正理解佛法的精髓。它闡述了佛法與一般人觀念中的迷信、消極、神權主義以及忽略現實和不合科學的說法截然不同。文章強調了佛法的「正信」,基於現量、比量和聖言量,並解析了真正的積極和消極的定義,指出佛法主張的消極是針對惡事,而積極是為了究竟的善樂。此外,文章闡明了佛法不同於世間崇尚神權的信仰,而是強調個人的內在力量和對因緣果報的理解。最後,文章糾正了佛法忽略現實的誤解,指出佛法追求的是究竟的真實和持久的快樂,並論證了佛法的深刻道理與科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一致性。

    Más Menos
    9 m
  • 002略知別相
    May 13 2025

    文本闡述了佛學的難解性,強調了覺悟宇宙與人生的重要性,這也是佛學本身複雜的原因。作者提出佛法的學習應依循信、解、行、證四個階段,並強調「解」應從基本的個別現象入手,而非一開始就鑽研大經大論。此外,文中也介紹了研究萬法的體、相、用三分法,以及一切現象生起的三個原因(因、緣、果),並以事物與道理的事理兩端說明解理與實踐並行的必要性。這些概念共同構成了理解佛學的入門基礎,並引導讀者認識因果觀念對於修行與轉變生命的重要性

    Más Menos
    8 m
  • 001佛的要義
    May 13 2025

    這段佛法講義闡述了「佛」的意義,解釋「佛陀」簡稱佛,其核心要義為「智者」與「覺者」。文中詳述了智者的一切智(知法總相,萬法皆空)與道種智(知法別相,萬法因緣生),以及兩者融合的一切種智,並強調這些智慧需透過修行來開發。覺者則分為覺察(對治煩惱障,解決生死問題)和覺悟(對治所知障,明瞭世間萬法),兩者相輔相成以開發智慧。講義接著介紹了人生觀(本身的煩惱,包含眾苦、不自由、不平等)與宇宙觀(環境的所知,包含森羅萬象與人情事理),指出煩惱障和所知障是阻礙覺悟的主要因素,應透過覺察與覺悟來破除。最後,文獻以宇宙人生的範圍(空間的十方與時間的三際)說明一切皆具生命、相互依緣,且變化無窮,但透過覺悟可以超越時空限制,成為宇宙的主宰。

    Más Menos
    9 m
adbl_web_global_use_to_activate_T1_webcro805_sticky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