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河系
No se pudo agregar al carrito
Add to Cart failed.
Error al Agregar a Lista de Deseos.
Error al eliminar de la lista de deseos.
Error al añadir a tu biblioteca
Error al seguir el podcast
Error al dejar de seguir el podcast
-
Narrado por:
-
De:
Acerca de esta escucha
銀河系中包含約1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行星數量也在1000億顆以上。這些行星分布在各種恆星系統中,許多恆星至少擁有一顆行星。
銀河系中的九大行星,水星上的一天相當於地球的176天。
水星是太陽系中最小且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幾乎沒有大氣層,無法有效保留熱量。
當太陽照射時,表面迅速升溫,當太陽消失後,熱量也迅速散失,導致夜間溫度急劇下降,白天可達427°C,夜晚可降至零下173°C。
金星是太陽系中第二顆行星,一天等於地球243天。
自轉方向也與大多數行星不同,採用順時針方向(逆行自轉),
意味著如果你站在金星上,太陽會從西邊升起,東邊落下。金星的一天比一年還要長,
金星表面被濃密的硫酸雲層覆蓋,無法用可見光直接觀察。
地形主要通過雷達成像得知,表面有許多火山和平原。
地球是太陽系中第三顆行星一天二十四小時。
地球擁有活躍的板塊運動,它不斷更新地表促進地球內部冷卻,維持強大的磁場,
同時引發火山活動,火山釋放的溫室氣體能幫助維持氣候穩定,適合人類生存。
地球的磁場能有效抵禦太陽風和宇宙輻射,保護大氣層不被剝離,維持適合生命的環境。地球大氣含有適量的氧氣和其他氣體,能夠支持生命的呼吸和代謝,同時調節溫度,防止極端氣候。
未來地球一天的長度預計會逐漸變長,主要原因是月球正以每年約3.8公分的速度遠離地球,導致地球自轉速度減慢。
約2億年後,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將從現在的24小時延長到約25小時。
木星一天約為9小時50分。
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短的一天,自轉速度比地球快了約14.1倍,
而木星的磁場是太陽系中最強的,約為地球磁場的14倍。
這種強大的磁場是由木星內部的液態金屬氫層產生的,類似於超級發電機原理。如果電池中金屬部分具有鐵磁性,則可能會受到強磁場影響。
土星比地球大約9倍,一天約為10小時14分。
土星核心被認為是由冰塊和岩石組成,分為多個不同的環帶。
周圍有一層導電的金屬氫,類似於木星。由於土星沒有固體表面,因此不適合任何形式的登陸或探索。
環境條件也非常嚴酷,表面壓力極高,溫度低於零下150度。
火星一天約為24小時37分22秒,相當於地球。
火星上經常發生大規模沙塵暴,這些暴風會影響全球氣候和地貌,由於火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氣壓遠低於地球。這使得火星表面無法維持液態水,氣候變化更加明顯。
天王星的一天約為17小時14分鐘。
自轉軸傾斜約97.77度,幾乎平躺在公轉軌道平面上。
這種極端傾斜導致季節變化非常特殊,當一個極點指向太陽時,該半球會經歷42年極晝,而另一半球則陷入42年極夜。
海王星的一天約為16小時至18小時不等。
繞太陽一圈需要約165年。海王星的長公轉週期意味季節變化非常緩慢,每個季節持續約40年。
冥王星的一天約為地球的6天9小時17分36秒。
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組成,表面有水冰、氮冰和甲烷冰,地形多樣,有山脈、山谷、平原和隕石坑。在至點時陽光會持續照射冥王星表面的四分之一,而另外四分之一則完全沒有陽光照射,隨著季節的變化,冥王星表面的冰可能會融化或凝固,影響地形和大氣。
而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稱為人馬座,強大引力使附近恆星以高速旋轉。
銀河系中的恆星和氣體以每秒約220公里的速度繞銀河中心運行,而銀河系中存在大量不發光的暗物質。
光年是距離單位,定義為光在真空中一年內所行進的距離,約為9.4608兆公里(約63240天文單位)。在太陽系九大行星裡面繞銀河中心公轉一圈約需2.25至2.5億年,這個週期稱為「銀河年」。
光本身以光速行進1光年需要1年時間,而太陽系等物體以遠低於光速的速度移動,1400年才能移動1光年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