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你莫屬(從業務到導演:馬吉的十年進化路) Podcast Por  arte de portada

菲你莫屬(從業務到導演:馬吉的十年進化路)

菲你莫屬(從業務到導演:馬吉的十年進化路)

Escúchala gratis

Ver detalles del espectáculo

Acerca de esta escucha

從業務到導演:馬吉的十年進化路

馬吉,身形壯碩,乍看之下讓人以為是廚師,實則他扛的不是鍋鏟,而是一箱箱專業攝影器材。他是一位從平面到動態都能駕馭的攝影師,更是一位在變化多端的市場裡堅持自我、不斷進化的創作者。

這一切的開端,並非藝術學院或影像科班,而是電機工程系畢業、從事自動控制系統業務的職場人生。他曾在竹科賣冷卻系統,過著穩定的業務生活。但馬吉從小就愛畫畫,雖然沒走上美術這條路,卻在大學誤打誤撞進了攝影社,從拍攝學校活動開始,拿起第一台單眼相機後,一腳踏入了攝影世界。

真正的轉捩點,是因為一位法國攝影師的出現。那是他家教老師的丈夫,專業拍攝婚禮。他開始跟拍學習,從學徒做起,幫忙打雜、提設備,換來一點點經驗與微薄收入。白天上班,假日拍攝,一場婚禮就能賺一萬多,他開始思考:如果全職攝影,是不是會比原本的三萬多月薪更高?

於是,在民國百年那個婚禮與活動爆炸成長的黃金時期,他辭去穩定的工作,轉行成為自由攝影師。他的計算很簡單——每月拍四場婚禮就能生活無虞。但現實不如預期,市場競爭、接案不穩、淡季蕭條,收入常常上下波動。

疫情爆發時,他遭遇最嚴峻的挑戰。三級警戒期間完全無法接案,只能靠貸款勉強過活。他沒有轉行,因為攝影器材投資已超過百萬,不願放棄。他等著疫情解除,等著市場回溫,也主動接種疫苗,只為了有一天能重新上工。

他加入BNI早餐會拓展人脈,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珍珠娛樂」,從個人接案轉型為團隊合作。從最初的Canon單眼過渡到Sony無反系統,他更新整套設備來因應影片拍攝的需求,即使代價是舊設備賤賣與再次投入資金。他說這是一條「不歸路」,但他從沒後悔。

馬吉拍攝風格偏好自然,來找他的新人多是透過作品或口碑認識。他對品質要求嚴格,出門拍攝總是備妥兩台相機、雙記憶卡,深怕哪天出差錯而影響一輩子的回憶。他曾拍過古厝,感覺現場詭異,但仍堅持完成拍攝;也曾跑去花東拍政府案,白天辛苦工作、晚上和當地導演、客戶吃飯、看風景,拍攝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旅行的快樂。

他也曾遇過無理的客戶,改風格、改節奏,最後還說公司不滿意成品,想白拿素材不付尾款。所幸合約條文清楚,讓他成功維權。他說攝影這行就像服務業,雖然也有誤解與壓力,但溝通與專業可以化解大部分問題。

馬吉不排斥手機拍攝,也擁抱AI技術。他用AI協助上字幕、寫腳本、蒐集資料,大幅提升效率。他說:“AI不是威脅,是幫手。”他認為創作者最大的敵人是「撞牆期」,AI能提供靈感、加快腳本討論,是新時代的好工具。

當被問到如何從業餘走向專業,他回答得很簡單:「心態。」設備不是關鍵,態度才是。他不盲目追求最新器材,而是選擇「最需要的」來投資。未來無法預測,但他會繼續拍下去,因為攝影已經不只是職業,更是生命的延伸。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8dm53001e8010c449sdm9v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8dm53001e8010c449sdm9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odavía no hay opini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