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書架 # 32『 如何做自我的改變,活出美好的人生?Part 4 』 Podcast Por  arte de portada

心靈書架 # 32『 如何做自我的改變,活出美好的人生?Part 4 』

心靈書架 # 32『 如何做自我的改變,活出美好的人生?Part 4 』

Escúchala gratis

Ver detalles del espectáculo

Acerca de esta escucha

您好,您這個禮拜過得好嗎?在我們的一生當中,從小到大,有許許多多跟別人互動合作的機會,當中一定有一些彼此能夠真誠合作的經驗,也有一些不歡而散的經驗,那為什麼真誠合作會帶來雙贏?因為信任帶來效率:我們不必花太多時間懷疑對方、設防或談判細節 → 降低成本,提升速度。互補帶來價值:每個人/組織都有獨特優勢,真誠合作能彼此彌補短處、發揮強項。合作不只是「分蛋糕」,而是「一起做更大的蛋糕」。在歷史上,「因彼此互不相讓,導致雙輸局面」的情況屢見不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朝代與事件之一,就是三國時代。當時曹操統一北方後南下,企圖吞併孫權、劉備勢力,實現統一。而劉備和孫權原本立場不同,卻因共同敵人(曹操)短暫聯合。雖然赤壁之戰讓劉備孫權聯軍獲勝,但之後雙方爭地盤、互不相讓,合作破裂。結果:三方互鬥、三輸局面,最終三國全數被司馬家族(晉)所滅,三方皆未能保住江山,堪稱經典的「雙(甚至三)輸格局」。接下來,讓我們繼續來分享與成功有約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ly People這本好書:7.「大家都可以是贏家」「雙贏思維」(Think Win-Win),是屬於人際關係領域的習慣。這章的核心思想是:在人際互動與合作中,真正長遠和健康的關係,來自於彼此都能獲益的結果。「雙贏」的思維模式強調:我贏,你也贏。在合作或協商中,不是你輸我贏,也不是我委屈成全你,而是我們一起找到讓彼此都滿意的結果。它是一種建立在人格特質、關係互信、制度支持三者基礎上的人際關係觀。實現「雙贏」需要的四個基礎:1)品格(Character):要誠信:做事一致、值得信賴。夠成熟:能同時關心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感受。有豐盛心態(Abundance Mentality):相信世界資源足夠,不必透過犧牲他人來獲得成功。2)關係(Relationships): 建立「情緒帳戶」:透過尊重、傾聽、誠信等方式不斷「存款」,讓彼此信任加深。沒有信任的合作只是表面功夫。3)協議(Agreements):訂立雙方清楚了解並同意的「贏家協議」,包括角色、目標、責任、資源、評量標準等。讓合作有明確的依據。4)制度(Systems): 若企業或組織的制度只獎勵個人競爭,就不容易實現雙贏。需要建立鼓勵團隊合作與共享成果的結構與文化。那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將雙贏思維應用在日常生活?遇到衝突時,可以先想一下:「有沒有雙方都能接受的選項?」而不是非贏即輸。並且要能夠傾聽對方、理解對方,因為只有真正理解對方需求,才能找到雙贏方案。我們也可以從角色出發思考雙贏目標:例如在雙方的角色中,設計讓彼此成長的合作方案。若發現對方只想自己獨贏,我們要能勇敢說不,拒絕跟對方合作,我們絕對可以選擇「雙贏或是寧可不和對方做任何的 Deal」。其實「雙贏」不只是談判技巧,而是一種建立在人格完整性與互相信任之上的人際觀。這種思維不但能帶來短期的成果,更能長期維持關係的健康與成長。 8.知己知彼,雙向溝通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先理解對方,再讓對方理解自己)這個習慣是溝通的黃金原則。Covey 強調:多數人聽話,不是為了了解,而是為了回應。我們常常在對方說話時,就已經準備要反駁、建議、解釋或評斷,導致真正的理解根本沒有發生。其實真正的傾聽,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Covey 把傾聽分為幾個層次:1)偽裝聆聽(Ignoring)完全沒在聽,裝作在聽。2)偶爾注意(Pretending)表面上點頭,其實沒專注。3)選擇性聆聽(Selective Listening)只聽自己感興趣的部分。4)注意內容(Attentive Listening)專注聽對方說什麼,但仍用自己的觀點來理解。5)移情聆聽(Empathic Listening)用對方的角度去聽,試著理解他的感受與意圖。這是最高等級的傾聽。這種移情式聆聽是一種強大的溝通工具,不是急著提供答案,而是透過提問、重述、確認,讓對方感受到:「我真的被理解了」。我們為什麼需要先理解別人?因為被人真正理解,是人類最深的心理需求之一。一旦對方感受到「你理解我」,他就比較願意打開心扉、停止防衛、聽進你的想法。因為溝通不只是說話,更是一種信任的建立。其實知彼解己,是雙向的過程:第一階段:「知彼」:透過移情聆聽,理解對方的觀點與情感。第二階段:「解己」:當你已建立信任後,才更容易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Todavía no hay opiniones